联系我们
地址: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41号汇嘉大厦6楼B座
电话:021-62171886
联系人:朱丽华
网址:www.xjhztq.com

怎样给“油耳”宝宝控油?

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 【大】

随着天气日渐炎热,有宝妈发现,家里的“油耳”宝宝,耳朵的“产油量”也日益增加了,触手腻腻的。本来孩子夏天出汗就多,耳朵上经常湿乎乎的,还沾着各种脏东西、小飞虫,有的孩子还会分泌出黄色黏稠的耳屎,弄得助听器和体外机上都是油乎乎的,真要命!

“油耳”是神马?

“油耳”,又叫湿型耵聍、湿耳朵、软耵聍、油状耵聍。有的人耵聍腺和皮脂腺分泌很旺盛,会排出棕黄色、油性粘稠的物质,还没等干燥就已经积满在外耳道里,有的凝聚成团,有的甚至会流出耳外,这些统称为软耳屎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“油耳”。

我们知道,人的耳朵包括外耳、中耳、内耳三部分,外耳又分为耳廓和外耳道。外耳道在其外1/3的皮肤上长着细细的绒毛和皮脂腺。

通常情况下,我们的皮脂腺会正常分泌腺,它排泄油状皮脂,有润滑皮肤和对昆虫等外来异物粘着作用。大多数人的耳道分泌物是干燥的鳞屑状、略呈淡黄色的痂块,叫做干型耵聍;而少数人的分泌物则会呈油状或糊状粘稠、颜色为深褐色,有时候会被人误认为是外耳道炎、中耳炎流出的脓汁。其实不然,它就是耳道正常分泌物,所以才会有“油耳”一说。

不但如此,“油耳”还不是成人的专利,不少孩子甚至小宝宝也会如此。

“油耳”宝宝正常吗?

首先我们要明确,“油耳”是正常,对孩子的健康无碍。我们刚才说过,宝宝油耳,就是耳道分泌物始终呈油状或糊状粘稠、颜色为深褐色的耳屎。

但无论宝宝的耳屎是干还是黏,都是正常的,而且都对他的耳朵有一定保护作用。它可以覆盖在外耳道皮肤表面,防止皮肤干裂和粘附灰尘,预防感染,而且万一耳道进水,它还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。

“油耳”是遗传

“油耳”宝宝大都是先天的,而且具有家族遗传性,一般是父亲传给女儿,母亲传给儿子。在我国,“油耳”在南方比较多见,跟气候和环境有关,不过,“油耳”并不是病,也不需要治疗。

清洁控“油”

虽然“油耳”不是病,但摸起来腻腻的,摸起来很不舒服,孩子也难受。其实,最佳控“油”方式就是勤清洁。

●日常,宝妈可以用干燥、柔软的纱布或棉巾,沾清水或小苏打水轻轻擦拭、清洁孩子的外耳道和耳廓,然后再立即擦干。但要防止耳朵进水,否则会导致耳屎泡胀或感染,引起疼痛、闷胀,严重时可因局部刺激而引起外耳道炎症,甚至形成肉芽。

●分泌大量耵聍的时候,最好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清理。医生会用棉签蘸双氧水、酒精或硼酸酒精轻轻卷擦外耳道。

●给孩子洗头时,要脸朝上,宝妈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头、颈部,同时用拇指和中指分别压住孩子左右耳廓,使耳廓覆盖住外耳道,防止水流进去。

●小一点的宝宝,吃奶后一定要立起来抱一会儿,轻拍宝宝的背部拍出奶嗝,防止宝宝吐奶,造成奶水流入耳道。

●小宝宝躺着哭闹时,宝妈要及时擦净宝宝脸上的泪水,防止眼泪顺着脸颊流入耳道。

●尽量不要给孩子抠鼻子,大一点孩子擤鼻涕时也不要用力。

●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咽鼓管周围的器官炎症,比如鼻炎、咽炎、扁桃体炎等。

●夏天的饮食尽量清淡,给孩子吃一些营养丰富、容易消化的食物,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,不要吃辛辣的食物,比如蒜、葱等,防止热毒内攻。可以适当吃一些清火败毒的食物,比如金银花露、绿豆汤等。

小编有话:孩子“油耳”不严重的话,只要注意清洁、保持卫生就好。但小编要啰嗦一句,除了注重耳朵控“油”外,孩子的助听设备也要及时清理、定期做养护,尤其是当孩子大量出汗、小耳朵大量“出油”的时候,更要勤清洁设备。
Copyright(c)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41号汇嘉大厦6楼B座 咨询热线:021-62171886 24小时热线:13321891386 京ICP备1303078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