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护听力,科学用耳
世界大约有10%的人有听力障碍。在这些人群中,三分之一的听力下降是由于不知道如何保护所致。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人类比以往更容易受到听力下降的威胁,因为当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噪音污染一日比一日严重的时候,人们用耳的卫生习惯仍未普遍养成,对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危害,及如何在噪音环境中保护自己的听力知之甚少。
那么噪音是怎样损害听力的呢?
人在强声环境或脉冲声(短暂但强度大的声音)环境中持续或间断性地滞留过久,内耳的感音结构就会受损,易导致长久性听力损失。同时可能伴随耳鸣症状的发生,这种耳鸣声可能会渐渐消失或者持续很长时间,也有可能会间断性地出现。
我们如何处理噪音环境?
声音音调的高低就是声音的频率。它的衡量单位是赫兹(Hz)。虽然人可以感知20---20000Hz的声音,但2000---5000Hz的声音是人能感知的敏感区域。它是言语信息集中的区域也是噪音破坏力较大的区域。
声音的强度用声压级(SPL)来衡量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分贝(d B )。日常交谈时的言语声压级为50-70 d B 。
如何保护您的听力?
1、尽量避免呆在有危险声音的环境中(如果您说话时要提高音量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,说明您所处的环境是听觉危险区。)
2、限制呆在强声环境中的时间。
3、当处在强声环境时,请戴上护耳器或耳罩。
4、帮助保护尚不会自我保护的儿童的听力。
5、不要将随身听或车内播放器的音量开得很大。
6、提高对强噪声的警惕性。
7、从危险级噪声环境出来后,让自己的耳朵放松24小时。